【辉睿建筑】分享:市政工程检查井施工技术交底
本项目涉及市政道路范围内的雨污水检查井施工,井型包括圆形砖砌井、混凝土模块井及预制装配式检查井,直径700-1500mm,深度2-6m。目标:确保井周50cm范围内无沉降、开裂,井盖与路面高差≤±3mm,井体结构安全耐用。
一、工程概况
本项目涉及市政道路范围内的雨污水检查井施工,井型包括圆形砖砌井、混凝土模块井及预制装配式检查井,直径700-1500mm,深度2-6m。目标:确保井周50cm范围内无沉降、开裂,井盖与路面高差≤±3mm,井体结构安全耐用。
二、施工准备
1. 技术准备
- 熟悉设计图纸、规范及地质勘察报告,明确井位、标高、管材接口形式。
- 测量放线:采用全 站仪定位,井中心坐标误差≤±10mm,高程控制引入水准点,复核基底标高与管道流水面标高匹配。
2. 材料准备
- 水泥:P.O42.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,复检强度、凝结时间。
- 砂石:中粗砂(含泥量≤3%)、碎石(粒径5-40mm,压碎值≤20%),级配砂石需过筛。
- 砖砌体:MU10混凝土实心砖,砂浆M7.5水泥砌筑砂浆;混凝土模块:强度等级≥C30,出厂检验报告齐全。
- 井盖井座:采用防沉降球墨铸铁井盖(承载力≥D400级),配套可调式支座。
3. 机械准备
- 挖掘机、蛙式打夯机、平板振动夯、混凝土振捣棒、水准仪、环刀(测压实度)。
施工工序及操作要点
- 施工工艺流程:测量定位→基坑开挖→地基处理→垫层施工→底板浇筑→井室施工→流槽砌筑→盖板安装→管道衔接→闭水试验→分层回填→井圈安装→路面恢复
1. 基坑开挖
- 开挖范围:以井中心为基准,向四周扩挖≥1.2倍井径,深度至设计基底标高(超挖≤150mm时用C15混凝土找平,超挖>150mm需换填级配砂石)。
- 边坡支护:边坡坡度按1:0.5放坡;深度>3m或地质松软地段,采用钢板桩或土钉墙支护,防止塌方。
- 基底处理:清除浮土、杂物,原状土夯实(压实度≥90%)
2. 基础施工
- 垫层施工:浇筑C15混凝土垫层,厚度≥150mm,宽度超出井基边缘每侧300mm,振捣密实后找平,平整度误差≤5mm。
- 井基础浇筑:
- 砖砌井: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基础,钢筋网片Φ12@200mm双向布置,混凝土分层浇筑,振捣时避免触碰钢筋,强度达标(≥70%)后方可砌井。
- 模块井/预制井:基础顶面需平整,采用1:2防水砂浆坐浆,确保模块/预制件与基础紧密贴合。
3. 井体施工
(1)砖砌检查井
- 砌筑工艺:
- 砖块提前1-2h浇水湿润(含水率10%-15%),砌体采用“三一法”砌筑(一铲灰、一块砖、一揉压),砂浆饱满度≥90%。
- 每砌筑300mm高需用水平尺校验垂直度(偏差≤3mm/m),墙体与管道连接处预留洞口,采用防水砂浆嵌缝,内侧抹20mm厚1:2防水砂浆(分层施工,压实收光)。
(2)混凝土模块井
- 模块安装:按设计孔位编号砌筑,错缝拼接,竖缝用M10砂浆灌缝饱满,水平缝铺浆均匀,模块与管道接口处用C30细石混凝土包封(厚度≥100mm)。
(3)预制装配式检查井
- 吊装拼接:采用高强螺栓连接,接缝处粘贴遇水膨胀止水条,吊装时保持垂直,接缝间隙用M15防水砂浆嵌填密实。
4. 管道连接
- 刚性接口:管道与井壁连接处采用混凝土全包封(宽度≥2倍管径),内配Φ8@200mm钢筋网,混凝土强度C30。
- 柔性接口:橡胶密封圈安装前检查完好性,管道插入深度标记清晰,承口与井壁间隙用砂粒回填密实。
5. 井筒施工与井口处理
- 井筒砌筑/安装:随路面结构层施工进度分层接高,每次接高不超过500mm,内壁用1:2.5砂浆抹面(厚度20mm),外壁涂刷乳化沥青防腐。
- 井口找平层:在沥青路面结构层施工前,井筒顶部预留100-150mm高度,采用C30快硬混凝土浇筑井圈,井圈与井筒间设钢筋网(Φ12@150mm),顶面标高与路面设计标高一致(误差±2mm)。
6. 井盖安装
- 防沉降支座安装:支座与井圈预埋螺栓连接,调整水平度(气泡居中),支座周围浇筑C40钢纤维混凝土(厚度≥150mm),覆盖范围超出支座边缘200mm,振捣密实后养护7d。
- 井盖与路面衔接:沥青摊铺前,井盖临时覆盖保护;摊铺时,井周500mm范围内采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人工摊铺,压路机沿井周呈45°角斜向碾压,避免直接碾压井盖。
7. 井周回填
核心防沉降工序,必须严格控制:
- 回填材料:井周500mm范围内采用级配砂石(粒径5-30mm,含泥量≤5%)或C15混凝土,禁止使用杂填土、冻土、腐殖土。
- 分层回填:每层厚度≤300mm,对称回填(两侧高差≤500mm),采用平板振动夯(或电动冲击夯)夯实,边角处人工夯实。相邻层接缝错开≥500mm,管顶500mm以上方可机械碾压。
- 压实度标准:胸腔部分≥95%,管顶以上500mm≥95%,路基范围内(路面结构层以下)≥98%(环刀法检测,每50m³取1组试样)。
四、质量控制关键点
基底处理 承载力≥设计要求,无软弱土层、积水 轻型动力触探、环刀压实度检测
基础混凝土 强度达标,厚度、尺寸符合设计,无裂缝 试块抗压试验、钢尺测量
井体砌筑/安装 砂浆饱满度、模块错缝、预制件接缝密封 观察检查、塞尺检测
管道接口 无渗漏,包封混凝土密实 闭水试验、敲击法检查
井周回填 材料级配、分层厚度、压实度,对称回填 筛分试验、压实度检测、旁站监督
井盖安装 支座水平度、混凝土强度、与路面高差 水准仪测量、试块强度试验
五、常见问题防治
1. 井周下沉
- 原因:回填材料不合格、压实不足、基础沉降。
- 措施:严格控制回填材料级配,分层夯实并检测压实度;软土地基换填处理,基础钢筋保护层≥50mm。加强基底触探检测,软弱地基必须处理到位。回填时严禁混入冻土、建筑垃圾。冬期施工添加防冻剂(掺量≤水泥用量5%)
2. 井盖与路面高差超限
- 原因:井口标高控制偏差、支座安装不水平。
- 措施:安装时用高精度水准仪复测标高,支座螺栓调平后点焊固定,混凝土浇筑前二次校核。
3. 井体渗漏
- 原因:砂浆不饱满、接口密封失效。
- 措施:砌筑时逐块检查砂浆饱满度,管道接口采用双橡胶圈密封,完工后进行闭水试验(渗水量≤规范要求)。管井接缝处增设遇水膨胀止水条。井室内壁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
六、安全与环保要求
1. 基坑临边设1.2m高防护栏杆,夜间挂警示灯。
2. 机械操作手持证上岗,打夯机作业时严禁人员进入施工区域。
3. 废弃砂浆、混凝土残渣集中堆放,及时清运至指定弃土场。
4. 井下作业前检测有害气体浓度。
5. 材料堆放距坑边距离≥1.5m。
七、验收标准
1. 井体结构无裂缝、变形,表面平整,勾缝严密。
2. 井周回填压实度检测合格率**,井盖与路面高差≤±3mm。
【免责声明: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上述内容源于公开信息,可能存在不准确性,仅供参考。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**时间删除内容!】
信息发布:今日头条
信息来源:晶诚所至金石为开
来源链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493135840437076534/?channel=&source=news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